亚盈体育app官网下载

亚盈杂志No.10

Beauty is power 为什么冷战时苏联军舰美人较多,而美国军舰往往丑小鸭

《现代舰船》主编 崔橙子

  上世纪70 年代末,2 位有识之士有感于当时美国军舰设计中欠缺的美感而写了一篇名为“现代军舰设计的视觉效果”的文章,刊登于《海军工程师周刊》上,以期能唤醒美国设计师的美感。虽然当时至今海军理念和技术已经发生了质的演进,但有关军舰美感的认知,那些关涉美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则并没有过时。

  《现代舰船》200901b 曾节选刊登此文,文章标题为“现代军舰设计的美学效果”,载于十五言时有增补。括号内为笔者评论。

  海洋国家的历史中,美学在军舰设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从装饰华丽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到中兴美国海军的大白舰队,军舰无不被人民看作民族自豪的象征、工艺美术水平的反映、国家决心的见证和文化成就的海上展品。

  对美国海军而言,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就是在当代美国军舰设计的实践中,设计师并不把外貌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近年设计的美国舰船给人一种呆板庞大、上层建筑笨重、侧面平坦和武备不足的印象(笔者:“斯普鲁恩斯”和“佩里”的确如此,“阿利。伯克”当然优雅了很多,不过“阿利• 伯克”号是在作者发表此文10年后下水的)。总而言之,这些舰船并不如它们想象中那么令人生畏。与其他各国军舰,例如苏联海军最新舰艇相比时,人们往往会觉得苏联海军的舰船除了威胁更大、更可怕外,也更富有美感。


bb61级战列舰四姐妹编队航行的油画作品,窃以为BB61是最漂亮的bb,老派美感集大成者

  那么,产生这种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有的军舰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有些军舰看起来速度快、威力大,而有些则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愿望呢?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探索与舰船设计密切相关的视觉效果,来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般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最后通过辩论,恢复美学在军舰设计中应有的地位。本文所评述的舰船主要是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但一般原理决不限于这些类型的舰船,各类舰船或多或少都适用本文下面要提到的原理。


原文 第一作者约翰 罗奇是位海军画家,下面是他的2幅作品:大白舰队远航,奇袭东京

军舰是种建筑艺术品

  一艘军舰实质上是一种运载工具,用于在海上有效地作战,并作为武器和探测设备的平台。此外军舰还应该在多种海情下满足机动性、适航性、可操作性、战争中的持久性和舰员居住性的要求。为了设计和建造这样的运载工具,几乎要动用国家的所有技术能力,因此军舰也是一种与大型建筑、桥梁、汽车和飞机等相同的建筑艺术品。

  毋庸置疑,评定军舰设计的美观与否总是带有主观性的,然而,一般有战斗力的军舰绝不会设计成丑陋不堪的怪物。所以要想搞清怎样才算一艘外观较好的军舰,有必要从艺术角度作出评定。为了进行有效地讨论,必须尊重某些客观性。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视觉方面的经验,还需要使用适当的概念和术语。

  视觉线索(visual clues) 能帮助我们确定我们与物体的相互关系,还能帮助我们形成对该物体是有益还是有害的看法。工业设计师充分利用视觉线索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他知道人对执行某种功能的某种形式具有偏爱。就一种形式执行什么功能而言,视觉线索是我们评价技巧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部分。


再对比下俄美两国的主力舰,颜色浅一些的是美国巡洋舰

军舰美学的五个视觉线索

  对舰船而言,有5 种基本的视觉线索,外观较好的军舰在这5 个方面总会得到高分。它们是力线、邓恩曲线、首斜度和尾斜度、侧视轮廓线、内倾和外倾以及间隔。

  力线是把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线,这些线有时会超出物体的范围延伸到周围的空间中,用来表示物体的结构对这个空间的压力和姿态,这种视觉中断可以给人强烈的质量感和视觉刺激,有助于表示结构的重要性。

  力线能给人各种印象,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突兀有的和缓、有的持久有的短暂、有的重复有的单调。船的甲板舷弧线是最强大最显著的力线,其他较小的力线出现在首、尾、甲板边缘和舰体折角处,在武器、电子设备、桅杆和烟囱中也存在大量复杂的力线。

  并列线的数量或强度越大,则其影响程度就越高。此外,相对而言,垂直线是静态的,而构成角度向外延伸的线则给人以运动的感觉,曲线比直线重要,并列线则可能互相增强,沿各个方向延伸的线会互相抵制,进而扰乱有力的视觉中心。

  邓恩曲线表示沿舰船纵长上上层建筑群的最佳分布,其视觉焦点位于舰长的约1/3 处。1958 年, 劳伦斯• 邓恩提出了这个想法,即按照这个曲线设计,舰船桅杆索具的分布就能形成比较美的外观,早期帆船身上同样可以找到支持邓恩曲线的证据,那时船的主桅高于前桅,而后桅杆则短于其他桅杆。近现代客轮的发展,使邓恩曲线变得更加显著了,因为客轮非常需要重视外貌,“毛里塔尼亚”号、“诺曼底”号和“美国”号等客轮上,邓恩曲线是十分明显的,这条重要的曲线似乎也同样适用于军舰。首斜度和尾斜度几乎和邓恩曲线一样重要,因为它表示上层建筑逐步上升的比率。

  邓恩曲线,相当于摄影构图里的三分法把间隔、内倾和外倾都与力线有关系,但它们反映了舰船的不同方面。

  间隔是甲板间或其他主要水平结构问的距离,因此与舰船的长度和干舷高度有关。对于一艘长度确定的船来说,间隔越大,则船越显得臃肿,同样的间隔在较长的船上却可能产生一种雄伟的感觉。水平方向平行线较多的船,会给入以低矮和修长的感觉。

  不论是上层建筑还是船体,内倾都会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而笔直的垂线则会给人静止的感觉。外倾可以看作是船体结构的曲线,从功能角度讲,它使水流冲向旁边,当船纵摇时,还能防止船首颠簸。但从美学角度看,外倾在加固凸出的首部和加强结实的甲板舷弧线方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侧面轮廓是单独的连续线,它描绘出舰船外形的轮廓,从侧面轮廓向外凸出的物体在视觉上比较容易吸引注意力。由于有桅杆、雷达和武器系统等突出物,舰船会产生一种多刺的外貌。只要认真布置这些系统,就会在桅杆、烟囱、武器和电子设备周围的广阔牵间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形状。

  如果侧面轮廓线是一条简单的线,也即一条只有很少方向变化的线,一般来说,这条线和方向变化较多的线相比是缺乏吸引力的。力线和侧视轮廓线一起决定了舰船外貌的威胁感。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后,我们将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舰船进行个案分析。

  一条军舰看上去应该是威风凛凛、武备良好、神不可测、速度快和适航性好的。为达到这些效果,军舰的外形应该低矮,具备有力的并列线,结构统一,且带有多刺的凸出物。

冷战美国军舰的典型

  让我们看看美国海军舰队里3 级军舰的例子,“ 加利福尼亚” 级核动力巡洋舰(CGN 36)、斯普鲁恩斯” 级驱逐舰(DD963)、“佩里”级护卫舰(FFG 7)。

  “加利福尼亚”级舰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它的侧视图和力线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加利福尼亚”级干舷高、外貌短胖。上层建筑的垂直分布多于水平分布,而且几乎集中在船长的中间。全舰留下了很明显的空隙,在这些空隙处相应地布置了一些小型武器。

  “加利福尼亚”级舰的几个凸出物与上层建筑群和船体相比是较低矮的,上层建筑的分布状态使全舰的视觉焦点集中在中部周围,偏离了邓思曲线。此外,还有个有趣之处是此舰首尾对分,这似乎像一条渡轮的作派,使人捉摸不透航行的方向。从水线到舷线再到上层建筑顶线的空隙大而完整。上层建筑中巨大的垂直部分最引人注目,给此舰带来一种坚固、呆板的外貌,缺少动态感。

  从首部画到桅冠的首斜度线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倾斜较慢,接着平行于甲板舷弧线经过第一组武备装置,然后突然跳跃到舰桥顶端,经过雷达时又转入水平,最后突然加速到达桅杆顶端。船体和上层建筑平台的边缘、以及单调平面的结构外貌都缺乏表面连接,似乎使人感觉此舰是用中学生的丁字尺而非造船师的曲线板设计的。

  “斯普鲁恩斯”级和“佩里”级舰也体现了设计的一种趋向,这种设计虽然比较实际和实用,但从外貌上看却缺乏吸引力。

  “佩里”级给人的感觉如同是方方正正的许多积木堆积在船体上,大的空隙、上层建筑群的垂直布置以及缺少谐调的整体,使得此舰外表显得膨胀疏松。力线以垂直线为主、甲板间间隙极大,致使比例概念模糊,此舰的实际尺寸与目视观感有较大误差。

  “佩里”级舰不仅上层建筑与甲板之间存在陡变让人感觉不适,而且还使用了2 个“德克萨斯石油钻架”当桅杆,再加上“车库”顶上那门火炮,这些构成了此舰在视觉上的主要缺点。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设计该级舰时,创造性的空间利用和外貌都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必须保持这样大容积的话,只要使上层建筑群更多地沿水平方向展开,就可能产生一艘大不相同的、在外貌上更有吸引力、更果断的军舰。

  尽管“斯普鲁恩斯”级舰在结构特征上较为有机,增进了舰船的外貌,但仍存在着空隙大、容积高和可见武备少等缺点(作者当时没有想到,隐身性要求的提高,已经使下一代舰艇不可能照顾可见武备少这个视觉问题了)。在庞大的上层建筑前端,甲板舷弧线的突然中断制造了视觉上的不适,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在并不合适的支撑结构上堆放了大量物体。从外表上看,这一点弱化了舰体和上层建筑的联系。

  如果上层建筑是水平布置的话,“斯普鲁恩斯”级看起来就可能更结实一些(不可否认修改后的“斯普鲁恩斯”外形更加饱满、匀称和美观,但看着作者的改进版,我们难免会产生疑问,日后要换装的垂发系统放哪里?在这点上我们无意苛求作者,但内容决定形式,功能决定外观的道理我们是明白的,这个道理并不是要否定对美观的追求,它只是告诉我们外形的美化有时候是件蛮艰难的工作)。

  60 年代初期的“贝尔约普”(CG26) 和“莱希”(CG 16) 级巡洋舰以及“查尔斯- 亚当斯”(DDG 2) 级驱逐舰具有与众不同的“美国”式外观,也是将高容积要求与动人式样相结合的最后一批美国军舰。

  长期以来,美国战舰的外貌并没有作为重要的设计考虑。但只要稍微看一下二战结束前美国大多数老式舰船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外貌是一个明确的设计考虑因素。

  当你问起目前从事美国新型舰船设计的设计师时(其中许多人也参加了二战后早期的军舰设计工作),他们会回答:“当然,我们也懂得生产外貌美观舰船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的设计环境中,有许多因素使美学的考虑比过去大大减少了”。(美国海军自70 年代至今的发展,尤其是“阿利’伯克”的诞生似乎证明美国设计师并非完全不想考虑军舰的外观,只是性能的要求、成本的限制要求他们必须优先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DG 1000 出现,则说明舰船的美学传统彻底败给了性能上的要求,从“伯克”到DDG 1000 的演化说明美国海军对隐身性能的彻底追求,隐身飞机可以实现从F-117 呆板到F-22 曼妙的转变,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飞行性能的考虑,然而对于军舰这种最高航速数十节的运输工具,类似的转变恐怕就很难实现了。)

为什么苏联军舰里多有美人

  与美国的作法完全不同,苏联海军已经确立了设计优先的优良惯例,这反映在所有最近(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编入舰队的舰鼯中。设计优先的许多实例已在“卡拉”级巡洋舰中显示出来,这条船看起来是低蹲式的军舰,此舰的上层建筑和舰体显示出协调而方向明确的力线,有向外凸出的对角线和加强甲板舷弧的平行线。该舰的设计体现一种内部运动的感觉,大型部件和结构都置于很低的部位,而一些较高设备周围则包围着刺状凸出体。舰上的武备和电子系统看起来比它们的实际尺寸大一些,这是因为它们在舰上特别醒目的缘故。

  这些武备和电子系统并没有完全沿着舰体纵向中心线布置,部分武备布置在了舷侧,这增强了向上和向外的张力。首斜度线从舰首平坦地通过舰体各主要作战设备而到达“卡拉”级的最高点,完全没有碰撞到此舰上层建筑迟钝的轮廓线。几乎从每一个观察角度看上去,这条舰都像是充满着刺状物(当然,这一美学标准现在已经因技术因素而严重贬值,对现代海军而言,充满刺状物几乎成了落伍的代名词)。

  “卡拉”级舰的上层建筑呈现出大量内倾、极少有垂直面,舰上任何地方几乎都少见直线。舰壳的外倾以及烟囱、甲板边缘、桥楼、雷达桅杆上的无数斜角和转向,使此舰形成了大量变化汇合的线和刺人眼目的外观。隆起的甲板边缘,与甲板舷弧线平行的线多次重复,这些线除了使舰船有一个比例概念外,同时在钋形上产生了更多的水平延伸感,使人们产生轮廓线压低的错觉。力线大量集中,使视觉焦点集中在桥楼和雷达桅杆周围,这样舰船看上去结构完整,并有了视觉高度集中的区域。虽然,此舰不符合邓恩曲线,然而,轮廓分明的首尾斜度能充分弥补这一缺陷。

  “卡拉”级有力的甲板舷弧线是一条快速运动的曲线,在船壳外倾的支承下,这条曲线从舰首迅速后退,在上层建筑下减慢,然后沿舰长方向延伸,最后在舰尾突然上跃嘎然止住。凸出的首部外倾投射出巨大的阴影,造成一种坚实的感觉,而俯视的首部呈鲨鱼鼻形状,远远伸在舰首前方的水面上,这样就使水线延伸,看起来相当漂亮。

  此舰的驾驶室像眼镜蛇稍有前探,导弹发射装置像钳子(原文如此),这些细节更进一步加强了“卡拉”特别厉害的外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卡拉”级舰都给人一种可怕的外貌,这并不是偶然的。

  “卡拉”级舰的上层建筑呈现出大量内倾、极少有垂直面,舰上任何地方几乎都少见直线。舰壳的外倾以及烟囱、甲板边缘、桥楼、雷达桅杆上的无数斜角和转向,使此舰形成了大量变化汇合的线和刺人眼目的外观。隆起的甲板边缘,与甲板舷弧线平行的线多次重复,这些线除了使舰船有一个比例概念外,同时在钋形上产生了更多的水平延伸感,使人们产生轮廓线压低的错觉。力线大量集中,使视觉焦点集中在桥楼和雷达桅杆周围,这样舰船看上去结构完整,并有了视觉高度集中的区域。虽然,此舰不符合邓恩曲线,然而,轮廓分明的首尾斜度能充分弥补这一缺陷。

  “卡拉”级有力的甲板舷弧线是一条快速运动的曲线,在船壳外倾的支承下,这条曲线从舰首迅速后退,在上层建筑下减慢,然后沿舰长方向延伸,最后在舰尾突然上跃嘎然止住。凸出的首部外倾投射出巨大的阴影,造成一种坚实的感觉,而俯视的首部呈鲨鱼鼻形状,远远伸在舰首前方的水面上,这样就使水线延伸,看起来相当漂亮。

  此舰的驾驶室像眼镜蛇稍有前探,导弹发射装置像钳子(原文如此),这些细节更进一步加强了“卡拉”特别厉害的外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卡拉”级舰都给人一种可怕的外貌,这并不是偶然的。

  想通过对设计形式的艺术加工,有意识地从舰队中获得最大的宣传价值。“基辅”级、“莫斯科”级和“克里瓦克”级等,都反映出苏联海军对整个外貌的关心,而且这些舰船看来是使用了外貌效果的某些基本思想来设计的。大家都知道,苏联是利用国家设计团体,即全苏技术美学研究院,调整工业产品的外貌。在苏联6 个艺术设计局中,有一个局属于负责军舰和商船设计建造的造船工业部。这个局的领导O‘阿那尔德曾经详细地写过关于怎样形成船的侧面轮廓的文章,他特别强调,舰船端部多角形特点。

old school 审美= 长且低蹲

  外形并不像螺母、螺栓那样可以买到,它必须在设计之始就加以考虑,日后增加项目或搞马后炮是不会收到好的结果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海军的军舰外貌不那么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貌并不在美国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之列。阻碍美国军舰外貌美观的最大障碍,似乎来自人们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某些工程师把“形式服从功能”当作评定外貌标准的想法。

  形式确实来源于功能,但与某一种功能相对应的决不会只有一种形式,恰当地有关。即便在严格约束之下,仍然有可能只用少量费用就改变物体外貌。

  技术因素也在影响美国军舰的外观,其中一种就是我们军舰的表观体积,如某些人所讲:“这些军舰不再具有长而低的漂亮外形了”。在研究了总体积与总排水量之间的关系(即我们新型军舰的密度)后,我们发现每吨排水量的体积都明显增加,往常这种体积上的增加是为了改善舰员的居住标准引起的,然而,船员所需容积在近几年明显增加的同时,较新型的美国舰船上舰员的总数却显著减少。体积增加的真正原因是导弹系统、电子设备空间、辅机(供空调等设备用)、机械保养和修理通道、直升机库和支援设备等等方面的增加。技术的进步不应受到阻碍,但它为舰船的美观设计增加了难度(如果作者能看到DDG 1000 的设计方案,想必要唏嘘感慨老泪纵横了)。

  给外形粗短的舰船加长可以改善难看的钋貌,但这是所有手段里耗资最大的一种,因此有可能的话应尽量避免。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某些美高度的作法往往会给舰船的美观度带来毁灭性打击,这一点已经由二战结束初期导弹化的众多轻巡,以及由“斯普鲁恩斯”加高而来的“提康德罗加”充分证明),特别是自从使用铝合金上层建筑以来,高度上的增加不会引起重量的过大增长,从而也不用为保持稳性而增加船宽(马岛海战前后,铝合金存在的问题被各国海军所注意)。

  如果把舰船的外貌作为舰船设计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之一,那么就可以在舰船的功能设计要求上作某些协调,从而使设计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反映威慑力量的军舰外貌有力地证明了国家的决心和外交政策的决断。军舰应该代表一种最使人信服的保证,无论观察者是平民还是专家,也不管他们的见解多么主观,他们都应该在我们军舰的外观中找到崇敬或畏惧的激烈情绪。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努力缩小舰船的外形,遵行邓恩曲线,并尽量把大容积安排在船体内,着重利用水平空间而不是垂直空间,根据这些原则来布置上层建筑(这些具体作法我们很可能不赞同,不过这小妨碍我们在作者文章里发掘有价值的东西)。

  此外,把合众国的舰徽布置在首部,并把美国的鹰徽布妥在尾板上,这种宣传的结果无疑会在观察者心中留下是谁拥有此船的印象,这些简单的装饰性设备极易永久性地铸造或焊接在船体上,作为杰出设计的适当点缀。

  如果把舰船的外貌作为舰船设计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之一,那么就可以在舰船的功能设计要求上作某些协调,从而使设计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反映威慑力量的军舰外貌有力地证明了国家的决心和外交政策的决断。军舰应该代表一种最使人信服的保证,无论观察者是平民还是专家,也不管他们的见解多么主观,他们都应该在我们军舰的外观中找到崇敬或畏惧的激烈情绪。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努力缩小舰船的外形,遵行邓恩曲线,并尽量把大容积安排在船体内,着重利用水平空间而不是垂直空间,根据这些原则来布置上层建筑(这些具体作法我们很可能不赞同,不过这小妨碍我们在作者文章里发掘有价值的东西)。

  此外,把合众国的舰徽布置在首部,并把美国的鹰徽布妥在尾板上,这种宣传的结果无疑会在观察者心中留下是谁拥有此船的印象,这些简单的装饰性设备极易永久性地铸造或焊接在船体上,作为杰出设计的适当点缀。

  我们有必要明确规定从军舰的外观上期望获得什么东西,并制定准则,阐明军舰的外貌应体现何种特征。我们需要研制一种美国人喜爱的舰船结构形式,而这些,苏联和英国人早已经做到了。

  武器应有较好的外形式样,并显著地布置在舰上,大型武器比小型武器更为显著,尖状武器比钝头武器更为显著。也就是说,凸出的物体能吸引注意力,并易于构成舰船轮廓。

  改善美国军舰的外形可能获得额外的收益,这就是增强舰船上舰员的信心,舰员应该以他们的军舰为荣,目的性和威慑性强的军舰更易激起自豪。

  最后,要牢记,有效的军舰设计是具有说服力的。军舰是一种政治工具,它最强大的武器就有力地体现了这种说服力。美学关系加强了舰船的说服力,从而可以补充国家政策的影响力。

  一下不再是罗奇老先生的文字,而是我根据五要素对苏联光荣级和美国伯克级的解读,权作续貂之狗尾。

光荣级为什么是美人

  张扬华丽的邪恶美感,为苏联舰船赢得了大量军迷的热爱。“光荣”级巡洋舰的出现,则把这种美感推向了新的高度。该级舰拥有苏式军舰的典型特征,丰满的舰体、明显的外飘、凸出的武器系统、多刺的轮廓以及低伸的外观。

  “光荣”级巡洋舰完全符合邓恩曲线,力线的情况与同期同类军舰相比要复杂不少,但大部分力线可以互相支持而非干扰,视觉焦点集中在高大的前舰桥周围,首斜度线优美和缓,尾斜度线则略有失分,这与其武器配制情况有关。

  不同的作战使命和技术水平,导致美苏两国巡洋舰外观和武备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光荣”级布置于前部舰俸两舷巨大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群给人以强烈印象,凸出了该级舰的使命。舰体中后部的远程防空导弹及其火控雷达则妨碍了尾斜度线的顺滑度,巨大的体积导致垂发系统难以布置,此时外观只能向功能妥协,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只能依赖导弹系统技术的进步。由于其他视觉线索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个不足似乎没有影响到“光荣”级总的观感。

  苏联的解体,使“光荣”级成为苏式美感的绝唱,从20380 型护卫舰设计风格的改变,我们可以判断未来俄罗斯建造的新一代主力舰将具有更多的西方风格。经典的苏式风格只能随着舰龄的增长,如绚烂的夕阳般缓缓沉入万劫不复的黑暗中,留给军迷不尽的唏嘘和遐想。

伯克级为什么也是美人

  如果罗奇老爷子看到“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的诞生,想必会非常欣慰。

  凤毛麟角般的优美设计。而且按目前趋势看,也很可能是美国海军设计的具有传统美感的最后一级大型军舰。

  “阿利‘伯克”级一改前作单薄狭长的舰体风格,舰首外飘明显,长宽比变小,尽量避免再出现桅杆凌乱的状况,传统的促狭钻井架被扔给了日本人,它的外形设计几乎为装备相控阵系统的军舰树立了标杆。

  该级舰完全符合邓恩曲线,全舰唯一的桅杆在舰长1/3 处升起,首斜度线经过前主炮和垂发系统后平缓抵达“密集阵”,紧接着通过驾驶室前绿急速陡升至桅顶,尾斜度线自桅顶下滑到2 座烟囱构成的平面,之后沿后部上层建筑边缘平稳地通过2 部照射雷达、“鱼又”导弹发射装置、垂发系统降至桥楼末端,最后延伸到飞行甲板尾端。虽然该级舰上层建筑仍然在向垂但得益于简练的上层建筑轮廓和富于动感的首尾斜度线,观察者并不会形成呆板短胖的印象。

  力线方面,“阿利- 伯克”级彻底抛弃了“斯普鲁恩斯”级缺乏生气的直线条,虽然力线仍以竖直方向为主,但全舰上下几乎看不到一条垂直线条,上层建筑的力线虽然并非全部紧密关联,但几条主要力线可以互相呼应互相支持,给人带来协调的观感。除了设计师的功力,该级舰简练的外形也得益于舰员数目的减少和部分功能的简化(如直升机搭载能力)。

  “伯克”级是美国海军追求彻底隐身化的一级过渡舰型,当隐身化的要求走到极致,就诞生了DDG 1000,这是一种彻底的功能化运载工具,一种后现代非主流艺术品,先前几乎所有的传统美学要素在它身上都遭到了无情打击。此物完全不符合邓恩曲线,首斜度线陡得几乎失去曲线特征,舰体完全没有外倾(进化成了舷缘内倾)上层建筑与舰体间空隙大得像黑洞,轮廓线僵硬,力线少的可怜。

  但是它却是美国海军现代军舰的起点,本世纪初最具革命意义的大型舰艇,或许有关舰船设计的传统美学原理真的会终结于此,或许DDG 1000 真的可以培养出全新的美学要素,但对于我们这些看着“旅大”、“现代”、“伯克”长大的军迷而言,那足属于遥远未来的东西,或许有些人宁愿做优雅传统的最后守望者,也无法接受那种前卫的颠覆性美学。


伯克级是一级设计相当成功的宙斯盾驱逐舰,后续各国但凡考虑安装与宙斯盾类似的相控阵雷达系统,
其搭载舰都和伯克有几分相似,图为中国海军170 号驱逐舰,号称中华神盾舰
目录
亚盈帮APP

亚盈帮APP
渠道合作伙伴量身定制